国玉之光——和田玉
原创 Fairy 豫鉴美石
自新石器时代开始,玉石就在中华文明大地上播种下了文明的种子,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玉石慢慢开花结果成长为承载着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中国的玉文化可谓是博大精深。那么今天小编就想和大家聊一聊扎根最深,历史最悠久的和田玉。
红山文化“C”型龙
图片源自网络
大家不要一听到和田玉这个名字就理所当然地认为这是和田产的玉石哦,事实上,在我们的国家标准中,是不能以产地的名称参与珠宝玉石命名的。和田玉在国家标准中又名软玉,是以透闪石和阳起石为主要矿物成分的一种玉石。
和田玉宝石学性质
矿物和化学成分
以透闪石或阳起石为主,并含少量透辉石、绿泥石、蛇纹石、磁铁矿、石墨、磷灰石等。化学成分为Ca2(Mg)5(Si4O11)2(OH)2,墨绿色的软玉含铁可达5%。
光学性质
折射率:1.62;
光泽:油脂光泽;
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相对密度
2.80~3.10,通常为2.95,墨玉偏低,碧玉偏高。
摩氏硬度
6.5,品种不同略有差异。
内部结构
内部常由粒径小于0.01mm的纤维状或针柱状晶体构成毛毡状结构。
和田玉的种类
大家会听说羊脂白玉这样的说法,但不是所有的和田玉都是白色的,和田玉也是有很多种类和颜色的。

白玉
图片源自网络
白玉:和田玉中最常见的颜色便是白色,也就是和田玉中的白玉。颜色描述为“纯白至稍带灰、绿、黄色调”。

青玉
图片源自网络
青玉:和田玉中另外一种常见的品种就是青玉了,市场上还有一种称为“翠青玉”的品种也是青玉的一种。颜色描述为“浅灰至深灰的黄绿、蓝绿色”。

青白玉
图片源自网络
青白玉:青白玉是介于白玉和青玉之间的一个品种,颜色过渡的界限并不是很好划分,所以通常还是要看经验~

碧玉
图片源自网络
碧玉:碧玉的颜色是小编个人非常喜爱的,碧玉的主要产地在新疆玛纳斯,青海也有少许碧玉产出,但颜色一般偏灰,俄罗斯、加拿大、新西兰等地也都有碧玉产出。“翠绿至绿色”。

墨玉
图片源自网络
墨玉:墨玉这个名字看上去就可以猜到,是一种带有黑色调的和田玉,市场上常见的墨玉品种为“青花玉”,灰黑至黑色(含微晶石墨)。


这种就是墨玉中的青花玉
图片源自网络

糖玉
图片源自网络
糖玉:小编一直认为“糖”这个形容颜色的字很有意思,糖色本来是白砂糖在锅中加热到一定温度炒出来的颜色,在这里形容和田玉中带褐色调的品种。黄褐至褐色。

黄玉(软玉)
图片源自网络
黄玉:此“黄玉”非彼“黄玉”,我们常说的托帕石就是黄玉这种矿物,但和田玉中的黄玉只是和田玉的一个品种哦,并不是指黄玉这种矿物。这个品种的和田玉在市场上也不常见,可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颜色描述为“绿黄、浅黄至黄色”。
和田玉如何鉴别
有市场的存在那么就必定存在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总有一些商家试图投机取巧,利用与和田玉相似但成本要低很多的石头来冒充和田玉售卖。身为普通消费者,我们该怎样区分它们呢?
必备工具:强光手电筒;
辅助工具:放大镜
终极必杀技:质检站
和田玉最特征的便是它致密的结构了,被称为“毛毡状”结构,内部结构放大观察就像是棉毛织品压制在一起的感觉,也叫“纤维交织状结构”。平时我们如果在市场上挑选和田玉时可以用强光手电筒照射和田玉,光透过和田玉之后还可以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和田玉内部特有的结构。一般来说,强光手电筒和放大镜为分辨和田玉和仿制品还是有一定帮助的。
市场上常见的仿和田玉有天然玉石也有人工宝石。
天然玉石
岫玉
岫玉壶
图片源自网络
岫玉的颜色以青绿为主,所以一般用来仿和田玉中的青玉,真别说,乍一眼看上去还真挺像。但是岫玉具有蜡状光泽,光泽上相比和田玉要差一点,岫玉质地也很细腻,透明度普遍比和田玉要高,内部会有块状和团絮状的包体,表面的滋润度不够,所以瓷感很强。但是现在市场上的商家会给它们统统涂上一层油,所以也不是很好根据光泽区分。还有由于岫玉的成本可能相对低一些,所以雕工会比和田玉差一些。这一点也可以作为经验判断。
石英岩玉
石英岩玉仿白玉
图片源自网络
石英岩玉常用来仿羊脂白玉,两者上手感觉真的非常相似,外观几乎没有区别。但是石英岩玉多为玻璃光泽,粒状结构较为明显,利用强光手电筒和放大镜可以作初步的判断,但是实际操作起来仍然有很大的难度。另外,我们可以用手掂重,和田玉的手感要重一些,但是这也是需要多逛市场才能得来的经验。
大理石
大理石仿和田玉
图片源自网络
市场上常见的“阿富汗玉”“巴玉”都是大理石的一种,它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折射率较低,所以表面光泽要差一些,比较容易磨损,放大可见粒状结构,用强光手电筒透过大理石可见内部的层状或条纹。如果有条件的话买一个珠宝紫外手电筒,大理石通常会有荧光,而和田玉如果不含碳酸盐物质的话是没有荧光的。
人工宝石
玻璃
玻璃仿和田玉手镯断面
图片源自网络
玻璃内部气泡
图片源自网络
玻璃是最常见的仿制品,成本十分低廉,但是也很好分辨。生产的玻璃在慢慢冷却过程中会长出许多小的雏晶,使透明的玻璃变成半透明状态,折射率相比和田玉来说要低一些,光泽相对来说也会差一些,玻璃的端口为贝壳状断口,而和田玉为参差状断口。利用强光手电筒辅以放大镜一般可以观察到内部的气泡、旋涡纹和树枝状的小雏晶。
上面这些鉴别方法还是需要长期的经验积累和一定的知识储备才能相对准确地判断,但是市场上的很多仿制品往往不能够单纯地靠肉眼去鉴定,所以,最终必杀技还是要去质检站过一下大型仪器,说不定未来哪一天还可以把你的产地判别出来~
这里总结一下和田玉鉴别小窍门:
首先我们可以先肉眼进行观察,和田玉具有油脂光泽,手掂的话有一定质感;
然后利用强光手电筒照射玉石,观察玉石内部结构是否足够细腻,关键是能否看到毛毡状结构,如果是粒状结构那么肯定就不是和田玉;
接着用放大镜看看有没有气泡、流纹状结构等特点,如果有的话,一定不是和田玉;
还有,如果有荧光手电的话可以照一下,看看是否有荧光,若是有荧光出现八成是大理岩或含有其他物质。
不过最靠谱的方法还是查看质检证书~